Discuz! Board
标题:
海南高考|从2017年秋季高一起实施,不分文理,只考语数外,两次外语考试机会,高考总成绩3+3;明年一本二本合并录取。
[打印本页]
作者:
心之水选择
时间:
2017-4-4 11:35
标题:
海南高考|从2017年秋季高一起实施,不分文理,只考语数外,两次外语考试机会,高考总成绩3+3;明年一本二本合并录取。
感谢您关注三亚教坛!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三亚教坛”关注我们。
参加海南高考改革培训有感
评论员:西风瘦
这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8月15-16日高考改革发展专题研修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既有厅领导的动员讲话,又有方案制定者的方案解读,更有知名高考改革专家和知名校长报告,又安排了座谈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鼓励思想的火花,点燃了头脑风暴。
新一轮高考改革离我们已经很近,甚至说它已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影响到我们的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局长,甚至市长、市井老百姓的对教育全新认识和日常生活,和我们息息相关。
首先是积极应对教育观念的全新挑战。
包括对教育评价机制的挑战,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管理机制,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人事制度改革,教室及实验室等资源配置发生深刻变化。全省不同地区、学校有差异,我们教育行政部门要做的是,不要抱犹豫观望态度或怨天尤人思想,而是要利用好这一改革时机,努力争取全社会支持,创造条件,尊重学校的首创精神,鼓励多样化探索,结合实际闯出一条新高考之路。
二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研究,创新发展。
在上海、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非常紧密,高等教育从各个领域、从专业角度支撑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这次新高考为我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充分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更加要求我们强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协同性。
三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经历,关注学生成长。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如何通过证据、事实和数据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社会评定机制,尤其是要提高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分量与比重,不能千校一面,万人一面,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索可行性,如上海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认定、学生活动记录、结果公示等都在平台上完成。这种达成了可量化的目标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是倒逼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师专业成长,更加注重规划指导学生学习生涯。
“3+3”新高考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分层教学、教学组织上出现行政班又存在选课教学班,如何组织平稳运转,配置资源,与此同时,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也有新要求,要主动适应自主选课,分层教学,形式多样,不一而足,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习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以及学校排课、学生管理、作业管理的新问题。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发现学生兴趣特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选择。
五是加强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和力度,让新高考深入人心。
目前全社会对新高考改革的新理念、内容和方式等仍然没有深入了解,需要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整理好通俗易懂的各种高考解读资料,让广大家长、学生、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新高考内涵,精髓和做法。同时要加大分层培训力度,对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教研员等群体进行培训,对一些概念性的操作方法进行反复宣讲研读,让教育工作者更加容易理解接受,全身心投入新高考改革。
总之,新高考是一场势在必行,箭在弦上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局,用省教育厅廖清林副厅长的话来讲:“新高考是教育一个新的机遇,谁抢占先机,谁主动作为,顺势而上,谁就掌握教育战略制高点。”新高考不但需要各市县政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人事、物质保障,更需要教育人的胆识、智慧和力量,凝聚各方资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势在必得。
8
月15日,全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暨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专题研修活动在海口召开。在会上,省教育厅廖清林副厅长讲话,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浙江宁波鄞州中学王贤明校长和浙江安吉高级中学沈涛副校长相继做了高考改革报告。
(上图)省教育厅廖清林副厅长讲话
据悉,2017年起,海南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海南高考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2017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学生,2020年参加海南高考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一、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起实施,高考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本省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每科原始分满分150分,以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试成绩。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学生在修业期间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
高校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自主选考3个科目。
2017年6月底前将《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适时向社会公布,从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后实施。
(上图)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作报告
二、《改革方案》的改革形式和内容包括,完善普通高中水平考试;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均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不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级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增设入等级性考试范围。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高校要求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成,考试时间为每年7月初;其余科目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由各市县(含洋浦经济开发区)或学校按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等级性考试由省教育厅按国家教育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下学期6月9日-10日进行,每天安排3个科目的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高校招生的要求,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科目已经选定,不可更改。积极创造条件,待条件成熟后,为学生提供同一考试科目参加两次等级性考试和变更等级性考试选择科目的机会。
力争2020年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增设入等级性考试范围。
(上图)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作报告
三、2017年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改革方案》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中要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改进录取方式,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改革方案》要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继续实施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从2017年起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和专科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四、尽快实现“指标到校生”计划达50%
《海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进和完善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到2017年,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形成国家、地方和高校共同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完善中小学生招生办法,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取消高中择校,尽快实现“指标到校生”计划达50%并不断提高。
(上图)会议现场
本期监制:西风瘦
本期编辑:邢维雄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hs.mycw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